2021 清大服科/政大科智 推甄研所心得

June Hsu
14 min readNov 28, 2020

--

大家好~本人第一次寫那麼專業性的文章🙈,主要是覺得一路上蒙受很多人的指引,希望分享心得給大家,給以後有需要的人服用。

如果對於服科所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先參考前人寫的文章,這裡→金妮葳以及林妏芳Amber Lin

先感謝以上學姊們的指導,我當時很不要臉的有去亂認識他們,他們也都給予我很多的feedback,讓我在準備的方向很明確。

文章大綱

我這個人思緒非常亂,覺得寫個大綱,可能會讓大家比較容易閱讀

✔︎讀研動機:自己記錄使用XD
✔︎
背景資料:給想申請的人參考看看
✔︎
備審資料:濃縮人生精華😇(清大服科+政大科智)
✔︎
尋求協助:從朋友那裡學習而來的亂認識人功力…..
✔︎
面試過程:把最好的一面呈現出來🙈(清大服科+政大科智)
✔︎
心態tips:焦躁不安的心情我真的懂!
✔︎
聯絡資料:有問題可以直接email我!

🚫文長慎入:此分享包含推甄多層面,比較長請見諒😅

讀研動機

講起來很荒謬,2020年真的很焦躁,我原定的目標是想出國念研,也辭職認真唸GMAT了,不過種種因素又加上疫情的關係,我決定今年不申請國外的BA,想當初我意志消沈了一陣子,這也是真的是很沉痛的決定,現在還是盡量不去想🙈🙈也盡量不要跟別人聊到哈哈哈

很多事情不是自己可以改變的,但只要努力自己可以改變的事情就好

總之,就因為這些因素。我的戰友某天突然傳了清大服科所的介紹給我,推薦我申請看看,認為沒有任何數據背景的我,可以試試看裡面的課程,這樣以後如果真的還想出國也可以先試試水溫。但當下被我狠心的拒絕了一波XD

現在看起來實在太荒謬哈哈哈哈哈

莫言:當你的才華撐不起你的野心,這時就應該靜下心來學習。

老實說我也沒啥才華,只不過當時看到這句話真的是會掉眼淚的。我也找了很多人聊+談,也認為當時以我的能力是申請不上任何數據相關實習的(我試過幾間XD 因此我就展開了申請之路…..

所以最後統整一下,我申請的動機:數據技能+增加硬實力+為之後出國申請增加實力(以後的事情很難說)

選擇清大服科的原因主要在於很實際的前瞻性,考量到之後的薪資跟發展,我一直很想往科技&數據的方向走,然後又剛好服科所有四大模組的設計(詳細介紹),我當時是覺得可以多多試試看不同專業,順便自我探索一下,正好我也認為所上的行銷模組是我可以善用的點。

服科所上的四大模組,可以自己自由搭配

背景資料

申請學校:
當時的策略是以清大服科為第一志願,其餘科管相關的系所是備案,本來想說如果真的上了科管可以修一些國外研所要求的先修課程

  • 清大服務科學所:就像上述的,有四大模組可以選擇,強調跨領域。
  • 清大科技管理所:除了科管,還有行銷&人資的課程取向。
  • 政大科智:偏智財&策略,強調創新以及個案分析
  • 交大管理科學所:略。。其實本來是想投科管XD但當時按錯科系
    (這真的又是另一個荒謬的故事了= =
  • 甄試結果
    清大服科 正取
    清大科管 一階被刷
    政大科智 正取13
    交大管科 一階被刷

時程規劃:
<預防針:看了我的時程不要批我哈哈,就是那麼臨時🙈>
2020.09.15: 拒絕朋友的推薦😭
2020.10.05:決定開始申請🙈
2020.10.06~10.07:蒐集資料
2020.10.07~10.15:製作備審資料+找前人諮詢
2020.11.06~11.09:初試結果放榜
2020.11.13:清大服科面試
2020.11.15:政大科智面試
2020.11.20:清大服科結果放榜
2020.11.23:政大科智結果放榜

背景說明:
- 🍍大學 哲學系 雙主修 傳播學系 (系排前15%)
- 實習:兩段廣告公司 (暑期實習+期中實習)
- 交換經歷:美國半年
- 商業競賽:分組名次
- 正職工作:廣告公司快滿一年
- 活動經驗:青年海外搭橋(巴西組)+AIT Camp

補充:背景強不強大雖然也是推甄很重要的因素,但我認為要如何包裝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可以把自己的經歷全部列出來審視一下,要從哪個方向切入去講故事。

為自己留一條後路

事前準備的部分,我比較沒資格去分享,因為我大四的時候一心想趕快出社會,所以也沒有什麼事前準備,我只是針對現有的經歷統整而已。但真心推薦大家沒事就多嘗試不同的事情以及顧好學業!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以後你心境跟想法會不會改變,像我就是這樣。

備審資料

主要分享政大科智&清大服科的備審製作,因爲其餘兩間我沒被錄取,沒有分享價值。

善用表格統整,細心製作

因為每間學校規定的方式不同,建議大家統整起來放在excel表中,比較不會出錯。用我的切身之痛,勸大家一定要把全部的資料統整清楚,因為推甄的規定每個學校不同,截止日期差一天就差很多。我的交大科管就是這樣跟我擦身而過,一定要檢查檢查再檢查!!

善用資源,有問題就發問

可以透過別人的分享以及系所的網站對科系有更深的認識,只要有任何申請上的細節問題,真的建議大家直接打過去問系所或者學校單位,不要拖到最後來不及!

清大服科

資料審查:

  • 大學成績單:
    成績部分可能需要平時的累積,無法短期內去改變,但要記得提早去學校申請,我當時花了一週左右才拿到成績單正本,有點抖。
  • 推薦函:
    推薦人可以往欲申請的所去思考,像我當時是找行銷領域以及傳播領域的兩位教授,若有工作經驗的人也可以找主管,不過我當時時間緊湊,所以就沒有去找了。

推薦函Steps:
1. 先提供你的自傳+履歷+成績單,簡單敘述自己以及之前上過哪些課,詢問推薦人意願
2. 提供申請系所的資料以及方式還有擬好你的推薦函
3. 截止日期前再次提醒老師

我當時寫給老師的推薦信統整,給大家參考
補充:建議推薦函提早準備,因為大家的生活都很忙,以防萬一到時來不及。
也要想好備案推薦人,若有出差錯可以補上。
  • 個人資料表:
    這次服科只要求繳交個人資料表,準備方向如下:

→ 盡量簡明扼要:只有三個題目(以中英文兩式回答),每題只限制500字以內,所以盡量以最精簡的方式呈現

→ 善用圖表:可以自行加入很多照片以及圖表佐證,增加吸引力

→ 附件資料:由於這次以個人資料表繳交,排版較有限制,可以善用附件資料來排版吸引目光

→英文回答:可以先自己翻一遍,再請外國朋友調整看看,順便練習英文口語

資料表題目:

▶️ 動機題:What are your career goals? How do you see our program supporting your career goals?Which optional classes do you see as being important to achieving your goals? (Please answer in Chinese and English separately, each version within 500 words)

Tips:展現自己的強烈動機外,也可以提及自己對系所的了解,展現誠意

▶️ 經歷題:How will your past educational, research, project and/or work experience(s) contribute to your studies in our program? (Please answer in Chinese and English separately, each version within 500 words)

Tips:因為服科所是強調跨領域的能力,你可以透過過去的經驗環繞跨領域能力。把經歷數據化+具體化,讓教授明確知道你的經歷帶給你什麼成長

▶️ 能力題:What are your core competences and skills? How have you developed them? (Please answer in Chinese and English separately, each version within 500 words)

Tips:我自己是分軟硬能力去談,可以從你想選擇的模組下手,去闡述你擁有什麼特別的能力,而這些能力從何而來。

政大科智

我主要以自傳和學習計畫部分來分享,其餘跟以上說明挺像的。若有任何問題可以在email我~

自傳:
研所推甄的自傳跟工作的自傳有點不同,主要需要表達出自己從過去的經驗裡發覺不足的地方,進而驅使你想申請貴所。

透過不同的活動強調跨領域的能力,還有相關方向的經歷,切記誤流水帳式的把生平寫一便!

學習計畫:
我分兩部分來說明,研究計畫&學習計畫

  • 研究計畫:
    研究方向+研究動機+摘要說明(研究目的&研究目的)+研究進度規劃
    研究計畫比較難寫,建議可以參考過去的經歷看有什麼可以切入,我當時比較注重研究動機,把為什麼想往這塊研究表達清楚,畢竟進去還是要學習的。
  • 學習計畫:
    未來目標(短中長)+申請動機
    我當時是以這兩個切點去寫我的學習計畫,最好把想做的目標確切列出來,例如想確切修什麼課、去哪間學校雙聯學位、去哪個產業實習、未來想做什麼確切產業的職位(e.g.電商PM)因為目標最怕的就是概略,會很廣泛,最好把這些確切列出來。

尋求協助

前言:這件事是我從阿雅的直播&書中學到的,真的對她刮目相看,推薦大家看他的書「追不到夢想,就創一個」!她有提到當時在美國找工作的經歷,還有她如何自己爭取offer機會。

Linkedin最佳利器

我從開始著手製作備審後,就開始在linkedin上搜尋這四所畢業的學長姐,觀察他們畢業後的動向&他們的背景。

服科所的官網上也有附上一些畢業所友的Linkedin可以去觀察看看><

透過Linkedin上的資料,你大概會對所上的資料還有未來發展比較有方向,如果還有什麼問題,也可以透過Linkedin去做聯繫,我當時就有去聯繫一些已經畢業的學姊們><他們人真的都很好,給我很多所上真實的情況還有經驗分享。

雖然很多人說問學長姐只是求心安的,但我認為就看個人需求囉~
如果你只是想保個心安,也可以試試看,不過問問題還是要有禮貌+建設性XD 通常我都會學我朋友把問題列好,看他們方不方便通話,若不方便就列點問,給大家做個參考!

面試過程

清大服科

日期:109年11月13日星期五09:00開始面試
時間限制:8 min
語言:全英文!!(你沒看錯,請一定要準備英文!
教授人數:三位(雷教授&許裴舫老師&王貞雅老師)

<預防針:我自認我服科面的很爛,跪求不要笑我,我面完還大哭一場XD>

過程:
👓:教授 (總共三位,但我忘了他們分別問了什麼)
🍊:我 (以下為全英文)

👓:一分鐘自我介紹
🍊:(英文自我介紹,結果講到2/3的時候被打斷,講太長@@)
👓:為什麼選擇服科所?
🍊:I want to become a Product Manager ………
👓:好像其他系所更適合你欸….如果要做PM很多科系都適合啊
🍊:(當時頓時整個語言障礙說不出來)未來想往軟體PM努力,所以想更了解消費者…..(重複剛剛的回答)
👓:軟體業是哪種公司啊?Microsoft?
🍊:(當下完全忘了其他公司的英文名)yes…..
👓:你還投了哪些科系?
🍊:(太緊張忘了科管的英文,所以…..)just this one🤣(我真的瘋了哈)
👓:你有去自學什麼其他PM相關的課程嗎?
🍊:(整個方向聽錯)我上了python的課,因為一個PM需要懂得跟工程師溝通😭😭
👓:我問的是PM相關的課程…..
………..就這樣英文繼續卡卡卡(8分鐘過去鈴響)
👓:如果有任何問題可以在這裡提問
🍊:(當時只覺得我完蛋了,只好豁出去)Can I speak in Mandarin?
👓:Yes , you can.
🍊:(詢問關於傳統行銷轉型的問題)
👓:這個問題牽扯的層面太大了,等如果有機會進來我們再一起討論吧….

以上,你看完一定覺得這一切實在很荒謬XD
總結一下,服科所的面試其實就很像工作面試,給幾個方向:

(1) 把你的經歷練熟(尤其英文的部分),建議不要用背的!!
我當時就是只背四題(動機、自我介紹、研究方向、工作經歷),所以教授問問題我都回答一樣的😫真的很後悔當初沒有用自己的話全部練習說一遍!雖然結果是有正取,但還是建議大家去面試服科所之前,請務必把所有的英文問題內化,不要只是背下來,會很不自然(要有自信!!!

(2)盡量精簡
英文不順沒關係,簡單表達就好,自我介紹不要超過一分半(時間有限)

(3)溫柔積極的態度
這是某朋友給我的建議,服科的人都很nice,所以就表現出溫柔積極的一面就好,不要太aggressive

政大科智

日期:2020/11/15 (日)下午
時間限制:40min
形式:團體面試(五人一組)
教授人數:五位
語言:全中文,只有一題英文回答
過程:
1. 自我介紹(2min)
→教授會適時的提醒考生時間控管,其實有點可怕,會被打亂節奏

2. 個案討論:針對個案做出評論以及看法
→鼎泰豐為台灣文化標竿的品牌,是因為食物控管以及服務品質良好的原因

3. (英文題)請敘述朋友都怎麼形容你

4. 人工智慧的發明:提出一個「人工智慧」的運用,可以跟過去的經驗作結合(不要講現在就有的運用)

5. 在面試的過程中,學到什麼?

以上,差不多就是政大科智的面試內容,比較制式的方式在面試。

(1)尋找組員:
名單公布後,就可以開始在各大社群網路肉搜組員囉,不過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取消了團體個案分析的關卡,但我還是建議大家可以找一下組員,彼此當戰友互相模擬面試看看,說不定可以大家一起都上榜(我們組員全部都有上唷,三個正取兩個備取)

(2)自信勇敢的發言
因為是團體面試的關係,有些題目的回答順序是參照個人意願的,我認為大家不用忌諱誰先誰後,就有想法的可以直接舉手回答,展現有自信的那一面。

(3)靈活運用經驗以及你的專業
因為政大的面試比較活,我認爲準備起來比較有困難,建議考前可以參考一些科技/商業雜誌或者podcast(科技島讀),讓至少一些議題不會完全不知道在幹嘛。

心態tips

老實說職涯的規劃這件事,我也還在迷茫的路上。

對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感到疑惑,又對外面的世界感到渴望

我也真的意識到沒有所謂的「上岸」,因為欲求不滿就是我們每天都在發生的事,所以就『感恩現在,對未來的目標做到最努力的狀態』這樣就好了,不用太苛求自己了啦~我已經是非常佛系了XD

做好最壞的打算:繼續找工作,當社畜

或許推甄的評分標準真的很主觀,所以與其焦躁不甘,不如就努力現在可以把握的東西,做好最壞的打算,頂多哭個一天就在繼續往前走~我相信一定會有最好的安排🤟

不用一定要怎麼樣,順其自然就好

這個真的是我辭職後學到的事情哈,「一定要怎樣怎樣」這種話還是別想了,這真的會給自己太大的壓力。(或許這種想法也因人而異吧,因為我就是很容易給自己極大的壓力,瘋掉)

彼此交流&彼此分享

這是我的戰友教我的XD真的很感謝他無私的分享了服科所的資訊給我,一路上一直督促我,提供我很多資料。我也因為這樣開始認真紀錄演講筆記以及寫這篇分享文,希望把資訊都分享出去。

聯絡資料

以上,是我針對2021年的台灣研究所推甄(清大服科+政大科智)分享,希望未來還可以如期分享國外研究所😿
如果你針對以上的內容有任何問題,或者對這些系所有問題,歡迎email詢問我(可以列點哈哈哈哈)
junehsu920179@gmail.com

那我們就一起繼續努力囉🥴🙄
啊啊,如果你也想跟我交流也可email我啦🤪

--

--